ankara escort çankaya escort ankara escort çankaya escort ankara rus escort çankaya escort istanbul rus escort eryaman escort ankara escort kızılay escort istanbul escort ankara escort istanbul rus Escort atasehir Escort beylikduzu Escort

張世倫著 / 距離、渾沌與暈眩——試論林其蔚的一些創作切面 (現代美術雜誌2015)

對我而言,試圖用文字去書寫林其蔚,為其賦予形體或思想上的定格,或者說,以言說與論述將其「固定」(fixed),或許是件本質上有些荒謬,甚至可說是宛如陷阱般的一件事。以渺無形體、流動不羈的「聲音」做為創作主軸的林其蔚,本身亦是出色的圖像繪製者,對於各種現成影像的拼貼組裝,也有著極為敏感的知覺意識,而善於觀察的他,近年來勤奮從事論述層次的筆耕,2012年的厚重鉅作《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即是其複雜且多面向的活動裡,一個令人側目的重要切面。

難以訴說清楚的原因,並且在於其作品的去物質性與暫時性。無論是90年代以噪音為探究領域的創作路線(零與聲音解放組織)與活動倡議(破爛生活節),或是帶有行為色彩、講究觀眾參與的諸般設置(例如《卡夫卡機器》等),乃至於發軔於2004年,至今具有諸般變體與實踐場域的「磁帶音樂」(又名「音腸」)系列,林其蔚作品的精要魂魄——那些訴諸於參與者身體感官經驗的過程——其實都很難完整忠實地存載於那些殘餘下來的、經過轉譯的「再現物」上。換言之,作為事後追認的後設考掘,那些CD、卡帶、錄像、照片、物件、樂譜,縱使彌足珍貴、萬般重要,但作為某種當代藝術藉以確認「此曾在」的史料證據,這些「再現物」都已難以避免地與原初當下那些極力召喚著參與者身體感的偶發式「事件」(event)本身,拉出一種不斷懸置延遲,而難以完全接契貼合的,某種延異式的「距離」。

再現的距離

「再現物」在現下的當代藝術語境裡,以某種檔案熱的勢頭持續悶燒,在文件展的規格想像裡,逐漸成為新的顯學。風潮所至,許多創作者開始後設地「自我檔案化」,將原本殊異且零散的藝術實踐,不無有些後見之明地統合成一套具有邏輯同一性的自傳式敘事,有些策展人則試圖藉由零星物件的堆累、並置與對偶,嘗試將原先渾沌激盪的時代與稍縱即逝的作品,藉由「脈絡化」的宣稱統合在主題展覽內。凡此種種,在長期不重視藝術史料檔案的台灣,自然都是重要且可敬之舉,只嫌太少,多多益善,但深厚且有意義的「脈絡化」,原本便非易事,許多時候物件檔案的單薄堆砌與簡化扣連,只是讓觀者見樹不見林,而萌生誤解。但即便費盡心力在「脈絡化」一事上,是否便必然能克服前述的,那種介於偶發事件與再現物件間,那種處在稍縱即逝與固化實體間,所必然存在的「距離」難題?

或者改寫馬克思的名言,假如西方現代性的一個面向,在於使得原本傳統生活中「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那麼這句話反過來說,倒也是成立的——亦及現代性那實證主義式的,對於確切(certain)、測量、定義與檔案化的無盡追求,使得許多原本稍縱即逝且無寫史意圖的眾多文化實作與社會現象,如今都後設式地僵硬固定下來了,彷彿只有藉由凝結一切事物,將其意義總八九不離十地定錨於大致方位,做為現代的人們,才能沒有意外地安下心來。現代性的其中一個面向,因此便在於對「未知」領域的征服與劃界。
林其蔚的身上,似乎便頗能體現這種現代性式的弔詭處境。作為勤快深刻的思考書寫者與台灣噪音場景的重要參與者,他曾提出「學運反文化」的論述形構,試圖替解嚴後的90年代文化實作場景,重新刻畫出數條曾經短暫存在但軌跡模糊的,異質於主流本土化政治論述的,以「身體」為主要問題意識的邊緣逃逸戰線。雖然這是一個林其蔚作為實際參與者的回顧式後設觀點,但「學運反文化」的論述形構內,體現的並不是藝術運動式的宣言、定義與點將錄,而是一個相對模糊鬆散、承認無法完整窮盡其定義的實作場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化約性,而未將一切流動不拘且頗具偶發性格的事件,通通僵化成固態確切、定義確鑿的作品與定本。

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的晚近趨勢,是另一種大多來自於當代藝術建制的定義驅力,試圖將這段90年代的反文化現象,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個人、團體與場域裡,簡化在一些特定的錄像、照片與聲響的再現物呈現,或將其定義為某種彷彿原初便存在著清楚的宗旨、目標、路徑,而其成員、意識形態與前後邏輯都有著高度一致性的噪音「運動」。或許這是在將特定歷史脈絡化並「固定化」時,所難以避免的論述窘境,然而當年較貼近實情的狀況,或許是無論身在其中的當事人或帶著距離的旁觀者,大多感到的其實是一股渾沌混亂中的不確定感,以及一種難以化約,更難以清楚定義的,一種暈眩式的邊緣嘗試。換言之,那最核心的意義,是開放未知的不斷生成,是充滿可能性的邊峰險境,而非狀似條理分明,彷彿可以按圖索驥的藝術「運動」。

如何測量前衛

常被稱為「台灣噪音運動先驅」的林其蔚,本人似乎深知這種僵硬定義與渾沌實貌間的張力,並試圖將此種名詞字義的拉扯關係,轉化為創作上的問題意識之一。在他與許雅筑2006年共同創作的裝置作品〈恐怖騷音之屋的最後抗爭〉裡,林其蔚90年代居住工作的個人房間,那曾經醞釀了「零與聲音解放組織」、「甜蜜蜜」與「破爛生活節」的空間,如今被安靜固態地原貌重現在美術館裡,宛如來自另一個時空的異質標本。觀者不但可站在高處俯視其房間樣貌——就像在看一個整理的過於工整清潔,因此顯得有些可疑的考古探坑般——,甚至還能參與這個異質空間的網路競標,進而象徵性地擁有並獨佔此一「作品」。

表面形式上,這似是提供參觀者一個以貨幣手段,象徵性地獨佔前衛藝術史某一切面環節的買賣行為,然而,事情並沒有表面那麼簡單。與其說〈恐怖騷音之屋的最後抗爭〉是一件「作品」,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個藝術方法論的後設提問。展場的視覺意象就像是一個特別挖設妥當、等待獵物掉入的坑洞「陷阱」,微妙地提示了創作者如何藉由自我規劃、空間部署與資料取捨,層層過濾出等著讓人探勘考掘的資料地層。作為稍縱即逝而難以捕捉的90年代前衛「陳跡」,能被貨幣資本買斷收藏的,將被文化資本拉攏收編的,其實已是實作者高度篩選過濾後的痕跡與線索,這場發生在美術館裡,關於前衛逃逸與資本收編的象徵性「鬥爭」(symbolic struggle),關鍵因此不在於作品標題裡所過度明示的輸贏邏輯,而是作為那股拉扯間的張力與姿態,方是潛在的重點。

〈恐怖騷音之屋的最後抗爭〉亦有一些時間向度的深意。完成於2006年那過度簡約整齊的空間陳列,有些過於殷切地「請君入坑」測量其歷史寬度,但那不大自然的剖面景致,如何能回溯至90年代噪音前衛的高峰時期,那極度騷亂的無政府氛圍與迷亂狀態?二者之間的反差,因此既像是高明且具姿態性的嘲弄反諷(凡可清楚歸納於秩序之中的,才能放入探坑史冊,否則不算數),又像是一種當代藝術圈罕見的誠懇提醒,自我揭露此種聲響歷史考察裡隱含的,那由主事者先行制約、取捨過濾的後設陷阱。

〈恐怖騷音之屋的最後抗爭〉裡那不同時間點的歷史落差,以及紛亂「事件」與整齊「再現物」間的對比,讓人想到在作家黃凡1985年的小說〈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裡,描述1960年的四位年輕人坐在水溝旁無計可施,小說結尾,其中一人說,自己會在「二十多年後」的1985年寫一篇名為「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的小說,完成此事,文章至此,便有些突兀地戛然而止。或許身在其中,或許難以清楚測量其繁華紛亂,但跳出其間,也未必總能讓人有置高點般的後見之明,反而可能會掉入過度整頓、從而失真的陷阱裡。如何在這兩種張力間猶豫、遊走、探究,考掘,並將這種「距離」產生的不確定性,視為必須置放在最前端的問題意識,或許唯有如此,才能跳出那藝術書寫裡慣常出現的自我吹噓與後設包裝,在雖不可能完全等同重疊,但總竭力理解貼近的情境下,試圖理解那不可化約也無法取消的「距離」,之於藝術書寫與文件再現的關鍵性。
規格之外與聲音溯源

另一個格外重要的「距離」及其推估探測,關乎於林其蔚與藝術建制間那若即若離的關係,以及台灣作為某種遲滯現代性(belated modernity)情境下的後進地區,長期受制於西方式的美學標準規格,從而缺乏具有主體性的窘境。在一篇較少受關注、但頗具企圖心的文章〈現代性框架的邊緣或其外:謝德慶、謝英俊、黃姓塗鴉客、吳中煒、DINO與蔡繡如的生命創作〉裡,他試圖書寫一系列「文化實作者」(cultural practitioner)的發展情境與創生內涵,藉以闡明以西方美學為主導意識形態的既有藝術建制,在理解並評價這些異質性的文化實作時,由於缺乏可供清楚辨識指認的獨一「作者」或「作品」,因此格外顯得捉襟見肘,甚至時常「視而不見」的尷尬處境:究竟這些以全身式的「生命創作」(而非「單一作品」)實現其創生內涵的文化實作者,還能不能算是(西方)藝術機制定義下的「藝術家」?在什麼樣的情境因素與再現物件的相互堆砌組裝下,他們以身體性為依歸的藝術實作,才能後知後覺地被既有的詮釋體系收納,並乾淨地以再現物方式加以「展示」?而這種格式化的收納與「展示」,由於已經多少閹割了那原本出自第三世界處境身分的美學辯證內涵,因此即便偶爾在一些當代藝術的案例事件中現身,並被凝結成某種能夠以物件或影像「再現」的「作品」,大多時候仍然只是既有現代性詮釋框架的補充、擴大與延伸,而非顛覆式的批判超越與在地超越。

在這種理解下,所謂的(西方)前衛藝術者,時常亦不過是遊走在現代性與非現代性的曖昧邊境上,亦步亦趨地追尋那秩序內外的偶發突變,小心翼翼地探求那既有理性格局的間隙瘋癲,就像一個藝術機制邊界疆域的測量員,不斷地向外摸索探險,雖是不落俗套的前端先鋒,辯證地豐富了美學實踐的內涵,但其狀似特立獨行、挑戰保守的姿態作為,卻也十分弔詭且不自覺地,持續擴大了既有藝術建制的王國版圖,而更加強化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在林其蔚頗具雄辯色彩的《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一書裡,他多所質疑了聲音藝術、科技藝術、媒體藝術與跨媒體藝術等細目類別的適切性,並且主張在缺乏反身辯證的狀態下,若動輒挪用這些分類學式的藝術想像,只會讓文化實作落入被給定的既有框架裡而瑣碎化,第三世界的創作在全球分工體系下,時常只是被動地迎合西方藝術建制不斷創造的市場需求與論說空間,一方面不自覺地擴大了西方主導的當代藝術架構,那追求普遍同一性的霸權,非西方的藝術實作在此,彷彿只是一種後進者對於既有體系的追逐與肯認(affirmation),一種多元主義下的分眾路線,而在此種想像力的箝制與管控下,實難生產出具有主體性並奠基於在地脈絡的反身內省與體系辯證。

一種超越式的論說嘗試,體現在林其蔚對於聲音本體的理論重構嘗試上。聲音之所以至關重要,在於它與身體的緊密聯繫——不同於圖像或文字的符號性質,理論上聲音可以是一種更為原初且未經中介的,直接發軔並訴諸於感官的身體經驗,因此相較於再現式的書寫系統與視覺意象,聲音本身似乎更有機會藉由儀式性的部署實作,召喚出另一種介於全然控制與徹底解放間的相對主體性,因此似乎更具有逾越現代性框架的潛力。他引用哲學家史作檉的論證,提出了一套藉由聲音從事文化「溯源」的假說,亦及「聲音之中含有身體動作之原始,含有身體發聲之原始、含有語言文化之原始,含有樂團之原始、音樂會之原始、樂器之原始、樂理之原始、樂譜之原始,也包含了圖像技術、文字技術、數位技術之原始。這些身體衍生物,在今天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分工體系,其中的每一個子類別都被分開理解,分開操作。然而聲音之為物,恰為身體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分類研究不能得其總體」。這種論說將聲音與身體緊密扣連,視聲音為人類原初情境的發軔泉源,如今視為文明核心的圖像與文字二者,僅是某種歷史發展下由聲而圖、由圖而文的延伸推演,因此如今若要進行某種人類身體性的脈絡還原,藉以辯證西方現代性的理性牢籠,在此論說下,以聲音為切入路徑的主體性重構過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溯源法門。

不過,這種來自史作檉的聲音本體溯源論證,也很容易讓人誤會成是一種返祖主義式(atavistic)的位階論,亦及聲音、圖像與文字三者,形成一組由原初到現代,自純粹到混雜的高低秩序系統,彷彿在歷史的長流上,圖像與文字只是聲音的演進變體,因此在溯源的努力上,它們僅是亟待超越克服的「再現物」,彷彿過分拘泥於這些符號上,恐有礙於吾輩對於聲音與身體的本質性探究。這種關於聲音與符號的位階想像,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對於邏各斯中心主義(logocentrism)以及語音中心主義(phonocentrism)的批判,亦及西方文明的形上學傳統裡,通常將口語論說的日常對話與邏輯論證,視為最核心本質的根基,抽象的文字書寫在此架構下,被視為位階較為次等的,僅是口語聲響的書寫替代品與「再現物」。德希達反對此種位階式的說法,主張文字書寫本身實具有內在的自主性與規律,並不只是口語言說的附屬品或補充物,反倒是口語言說發出的聲響發音,早已與書寫文化的論理邏輯互為表裏、高度滲透,而無先後高低之分。換言之,聲音不是文字亟待返回的「本質」,反倒是如今的口語言說在發出聲音的同時,本身便已經是另一種書寫了。

主體生成術

雖然德希達批判的主要標的是西方的形上學傳統(因此未必能具有普世一致的適用性),而他聚焦的解構對象是口語言說被假設的優位性(而非史作檉或許更為廣義且野心宏大的聲音表達),但這個難以迴避的哲學聯想,多少仍提醒了我們,如今要溯源一種完全不受圖像資源或文字傳統「滲透」的聲音本體原初狀態,就像如今要尋覓一種完全不受西方現代性框架影響的美學位置立場,是否仍屬可能?本身熟悉西方前衛傳統,但又對各地民間文化著迷的林其蔚,倒是沒有掉入這個很容易淪為立場表態的言說陷阱。在他重複操演的代表性作品「音腸」系列裡,參與者圍坐成圓形構造,手持並傳遞作者設定好的腳本,上面書寫的是以中文單字加上英文拼音註解構成,但連結起來並無「意義」可言的文字串列,參與者以此接續發聲、漸趨疊合,遂成一有些迷幻恍惚的聲音儀式。這些文字原本各有其義,但在無敘事邏輯、純以聲響考量構築的串流序列裡,其個別字義彷彿在過程中逐漸褪去,漸趨轉化為單純的聲響表述實踐,而在不斷疊合重複的過程中,一種經由不斷口語發聲而逐漸恍惚的身體感,一種由於介於群體聲響間而漸趨擴大的個體感官,在此一近似於召喚的儀式裡,於焉持續生成。

聲音雖然是此系列作品的本體關懷,但它的儀式性還原與身體召喚,仍須藉由文字符號及其發音符號的扣連序列而成(即便,是在文字意義的逐步剔除下,漸趨達成),而「音腸」本身的磁帶式意象,以及林其蔚藉以使其構想轉化成形的各種周邊,無論是那非傳統的圖像式記譜,亦或是那具有民間工藝味道的裝置物件,都多所顯示了雖然他念茲在茲的是聲音與身體的錯位、共鳴與疊合,但物件、圖像與文字在此,並非單純作為其聲音儀式的「工具」或「再現物」,而是與聲音本體間,有著既親近又不同一的非位階(non-hierarchical)關係。換言之,文字不構成具邏輯的文義,圖像與聲音間也沒有一比一的對應關係(有別於傳統想像裡「樂譜」或「卡帶」作為「音樂」載體的功能),但文字、圖像與聲音間,卻又曖昧地相互扣連,唯一能在恍惚與渾沌中,驅動並活化它們的,也就只有參與其間的身體們了。

林其蔚常說其創作的核心關懷之一,或許便是去促成某種「召喚」的狀態。他設定並畫出場域、規範出那儀式性的條理原則,受到制約的參與者,或許一如卡帶運轉時不斷流動的發聲單元,只能順勢而行,但那些運行中的快慢緩急,聲調紋理的高低差異,乃至於每個人身體對應時的慣常習癖,以及置身於集體秩序之中,漸趨獲致的自由度與解放感,恰成一理性秩序與恣意感官間的完美隱喻。假如「召喚」一詞在西方文化理論裡,通常對應的是那「主體」的存有處境,那們林其蔚以儀式性思維構築的創作實踐,或許恰恰說明了那奠基於啟蒙理性、重思維而輕身體,彷彿與生俱來,狀似獨立自足的個人主體性,終究只是一個現代性霸權下的幻象罷了。一如「音腸」裡那由於受制於群體與規則,漸趨疊合恍惚,卻反而獲取某種儀式性身體感的狀態般,重要的或許不是定義封閉、僵硬不動的個人主體性,而是那不斷在持續流動著,而難以清楚掌握的主體性「生成過程」,身處其中,有人習於在狀似嚴格的秩序規範裡自在地即興演繹,有人仍服膺於西方發聲訓練的音階操演,有人則不知所措地隨波逐流,有人則疏離於整個過程中而只是過客⋯⋯。
此種情境,若用巴赫丁(Mikhail Bakhtin)式的狂歡與眾聲喧嘩描述,恐怕顯得太過理想化地一廂情願,但其儀式內部的異質性與不可化約,恐也不是群力合鳴、集體發聲等詞彙,所能蓋棺論定。簡言之,這種「召喚」背後的核心關懷,是一套流動渾沌且難以捕捉掌握的主體生成術,一種介於集體法西斯與個體安那其之間的折衝協調。

一如林其蔚曾引用韓波(Arthur Rimbaud)於〈在地獄裡一季〉裡的詩句,「我寫下沈默,寫下黑夜,我記下無以表明的,我使暈眩固定」,或許現代性思維與藝術建制的工作之一,便在於表達出那難以訴說的奧秘,並將那些不確定的事物,安穩固定成可被賞析、記載並檔案化的個別單元。但弔詭的是,那最迷人,最危險,也最具有擾動現狀潛力的,或許永遠是那些最令人暈眩且困惑,而無法清楚被歸類的邊緣路徑。